中国癌症网
 
严新论重德-重德为本

重德为本   

     --严新论重德

 


   中国传统气功重品德、功德、道德的修养,重施舍、奉献和行善,以便广种福田,广结善缘。一个人真正做到原谅和理解一切人和事,以众为师,以众为亲,以万事万物为师,才容易进入气功的大门。


   调形、调息是次要的,调心才是至关重要的,是练中、高级功夫的要点。练功中调整到下意识出来了,才是真正进入了气功境界,才能如意调心。其关键在于重德,只有将“以德为本”做得比较好的时候,才会理解什么是下意识,才能如意地运用它去做功。


   凡是练功的同志要想一下,从现在起要尽量的大慈大悲,要发善心,对人要有同情心、怜悯心,支持心、爱护心、保护心、尊敬心,对所有人要有一个善良的心愿。这个“所有人”包括犯过错误的甚至该惩罚的人,该惩罚的人对他也要有善良的愿望。

   一个人只有彻底的发善念,完整的、完面的的发善念,对所有人发善念,那么,才能够真正跨入气功界的大门。在练气功过程中要反复想自己从今后以作善事,从今以后要大慈大悲,你没有这种思想,那么过后就不行的,练功只等于坐在那里很好的休息,还没有跨入气功的大门。

   我们练功的人,只要你愿意练功吗?愿意长寿吗?愿意家里人少生病吗?愿意你大脑智慧开发吗?愿意你的小孩长好,学习成绩升高吗?等等,从气功训练的技术出发,就必须是对所有人发善念。要大慈大悲的心肠,这样就能吸收到很多人的良好的信号,这就是气功所说的“善有善报”这个意思。


   内功训练很特殊,重德是最重要的。古代训练是微妙之处见真意,不是看对师父如何,还要看对别人、外人如何。


   高功师父是师父找徒弟的,他到你面前来,常常是委托别人,借别人的信号,而且常常是借与你有矛盾的人的信号给你加功,就看你的德性好不好,不好,你就得不到功。如果你不能对所有人尊敬,你就会失去许多机会。


   凡是练气功的人,假设你希望得到一些好处,这个好处是身体健康的好处,不要占别人的便宜,甚至要有失才能得到身体健康的好处。不要老想着别人怎么孝敬你,尊敬你,那么,才能得到好处。


   一个人德性训练不够,大脑不会清静,不会做到忘我,不会入静, 练功就成了一种形式,只相当于很好的休息,没有练功。一个人要有高尚的道德观,高尚的情操,大脑才清静,不然你不能入气功的大门。要对所有人都尊重, 施以功德之心。


   胸怀要宽广,狭窄了不行。什么事都小气,越小气就越进不了气功的大门,进了大门还得退出来!有人做功出偏差, 心胸宽广最不容易出偏差,狭窄了就容易出偏差。你边练功边生气,边在那里着急,边在那里忧愁悲伤,那气功到底往什么地方练啊!就不好说了,所以练功要胸怀宽广。


   高功夫的师父老是强调做好事,要训练一个良好的性格。很多人练功以后,脾气发生了很大变化,如果你练了半天还在发火,那还没有入门。


   对整个人类、自然界,处处以真诚的爱,处处都能言人之善,成人之美。对周围的人,对所有的人,对所有的生物,都要存有爱心。
   而对自己,为求功夫上进,就要落实在一个“舍”字上,不要老想人家说好话给自己听。有得有失,有舍才会有得。想得到功夫,就要舍去利益,舍去名利等等。干扰太多,功夫不会上升。


   对周围的人要常存敬爱之心,这样,你才能吸收到周围的人的信息。如果你对别人不尊敬,别人对你也就不尊敬。很多人的信息就会干扰你。


   我们人犹如一块矿石,假若丢在有一定功力范畴的气场里面,假若丢在“不遇明师莫强猜”的明白气功奥妙的一定的功力的气功师傅的加功的外气的影响下面,同时心态又配合的比较好,按照56个调心过程调整得比较好的这种气功状态中间,这块矿石就犹如钢铁的冶炼过程一样,在有温度的高炉里面进行冶炼。
   高炉靠我们自己重德为本做功德来建造,温度靠我们的志气,决心,勇气和做善事的自始不渝的言行,也靠有人拉个开关那个电闸门在开,有一定功力的师傅给你点化一下,加点功。过去讲万法归宗,归宗在德字上,归宗在奉献上,归宗在大目标上,归宗在以德为本上。 


   练功的一个原则是什么?是要重德。这是练功的大原则,非常重要。这是心身并练的方法。重德不是一般的原则,而是一个技术性原则,它是气功里面很难做的一门技术,是非常奇妙,非常关键的一门技术,不能看成是一般的社会公德。它既符合我们讲的社会公德,更有气功中讲的内在的、层次很高的气功技术性的重德。


   气功对待别人,一定是重德的,一定是从气功的道法无边、佛法无量上对待的,无论是什么人,都能容得下来,就看你能不能做到这一点。气功界内部要注重团结,要有海量,曾经讲过你的方法不对的人,你能不能容忍他,某个领导批评你收钱收多了,你能不能理解他,你不能够,那还不能算标准的气功人士。


   人与人之间有特定的信号联系,人与其他的生物之间也有信号联系,只有好事做得越多,并且不为人所知道的时候,最容易接收信号。


(2007-04-23)